习练调息的要点、要领及相关知识

类别:气功导引 更新时间:2011-04-27 浏览次数:4180 中医太极网

  调息是静功、打坐的第二个环节。调息,就是练习呼吸,也叫练吐纳。《道藏•庄周气诀解》对静功的调息的描述:“夫欲神仙,当先营气。能益能易,名上仙籍。不益不易,不离死厄。但能握固闭气,吞液气,化为血,血化为精,精化为神,神化为液,液化为骨,胎结丹田,绵绵长存。行之不倦,神光体溢。”要达到如此效果,我们必须把握住静功调息的要点与方法。
  一、练习静功调息的要点。
  调息,就是对我们呼吸的有效调整。调整呼吸,非常重要。很多的修行方法实际上都是从呼吸开始的。调整好了呼吸,就能有效的调整好我们身体内在的气机。在练功时呼吸要把握“深、长、匀、缓”四字要领,牢记“细而长,慢而匀,吸足,吐净”十字口诀。只要我们坚持练习,慢慢体会,一定能品味出调息的真谛。
  二、练习静功调息的要领。
  1.减少呼吸次数。
  通常我们是用鼻子呼吸,每分钟大约呼吸20次。练功时,我们要减少呼吸次数,增加呼吸深度,每次吸气时尽量吸足,并且要均匀地将空气吸入,呼出时,同样要均匀地将空气呼出,并且要尽量吐尽。这样,我们把呼吸从每分钟20次降低到每分钟10次以下,最终有可能把呼吸减少到每分钟1-2次。
  2.吸气如涓涓细流,呼气慢慢、平和、匀速、呼净。
  练功时,一个呼吸程序分别由口和鼻来完成,即用鼻子吸气,用口呼气。我们要集中思想在呼吸上,排除一切杂念,双眼微闭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舌尖抵住上齿龈,用舌面的升降或咀唇的开合度控制气流的速度。吸气时,轻合双唇,慢慢吸,如涓涓细流,吸足。呼气时,双唇微启,慢慢呼,自然、平和、匀速,呼净。
  3.把握静功的呼吸方式。
  (1)腹式呼吸。
  吸气鼓腹,呼气收腹。吸气时,腹部慢慢鼓起,吸进的空气首先储存在腹腔内,然后再填满胸腔。呼气时,先将胸腔内的空气压入腹腔,再将腹腔内的空气慢慢呼出,腹部自然下落,快要呼尽时,用力收腹,把腹腔内剩余的气体排出体外,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呼吸过程,如此周而复始。
  (2)胸式呼吸
  与腹式呼吸相反,吸气收腹,呼气鼓腹。吸气时,慢慢收腹,使吸进的空气储存在胸腔内,胸部稍稍鼓起。呼气时,胸部用力下压,腹部微微鼓起,把胸腔内的空气慢慢压入腹腔,然后呼出,不断重复。
  (3)真呼吸
  这是一种最原始的呼吸方式,生物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呼吸功能,真呼吸不仅用肺呼吸,还用全身的细胞呼吸。如真人的呼吸可以到自己的脚,可以把呼吸放到自己的脚后跟,即“真人之吸以踵”。在真呼吸状态下,用鼻子吸气和用口呼气的过程是连续的,即呼吸的堆栈方式变成了隧道方式,呼吸变得特别慢而悠长。我们不主张普通人练习这种呼吸方式,只有造诣深厚的气功大师才可以练习。
  三、与调息的相关知识。
  调节呼吸非常重要,它能保证我们大脑的供养充足。在道家气功面,只有深、长、匀、缓的呼吸,才是正常的呼吸。
  1.讲究“龟息”。
  道家气功甚至讲呼吸讲到什么程度呢?叫“龟息”,就是像乌龟一样的呼吸,乌龟呼吸很深、很缓,所以寿命很长。
  2.讲究“胎息”,像胎儿在母体里边一样呼吸。标准是,拿一根羽毛放在鼻腔前面,呼吸时毛发不动,表明呼吸已经“停止”了,能达到“驻脉”的效果。
  3.必须强调指出,减少呼吸次数和增加呼吸深度,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,不要强行摒气,否则容易产生副作用。

 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
返回